【筆記】路由器常見的六種模式:AP、無線路由、中繼、橋接、Client 和 WISP

路由器模式,在不同時代或不同品牌,常常會有功能一樣但名稱不一樣的情況。為了幫助好不容易理解的我自己,我決定做寫下筆記,以加強印象,也希望可以順勢幫助到其他想要瞭解路由器模式的人。

路由器常見的六種模式

模式說明
基地台模式 / 無線存取點 / AP / Access Point
將有線網路轉為無線網路。飯店常見的網路拓展模式。路由器不負責管理網路,不具備 NAT、DHCP、防火牆等功能,相當於一台無線 Switch,功能非常單純。
路由模式 / 無線路由模式 / Router
將有線網路轉為有線網路 + 無線網路。家庭最常見的模式。需要依 WAN 的連線類型選擇浮動IP / 固定IP 或 PPPoE。路由器具備 NAT、DHCP、防火牆等功能。
Repeater / 中繼模式 / 延伸器 / 範圍擴展器
將無線網路轉為無線網路。將接收到的 WIFI 加強發出去,以藉此延伸源頭 WIFI 的覆蓋範圍。不具 DHCP,發出去的 WIFI 與源頭 WIFI 完全相同。適合家庭單純想要放大 WIFI 訊號使用。此模式缺點是就算 WIFI 訊號強度很強,但設備離源頭路由器越遠,收到網路速度就會越慢。
橋接模式 / Bridge
將無線網路轉為無線網路。將接收到的 WIFI 以新的 WIFI 發出去,以藉此延伸 WIFI 的覆蓋範圍。具 DHCP,發出去的 WIFI 與源頭 WIFI 不相同。適合想要放大 WIFI,同時透過不同的 WIFI 名稱和密碼提供給上網者的家庭或店家。
Client 模式 / Client AP / 用戶端模式 / 多媒體橋接器 / Media Bridge / 無線網卡
將無線網路轉為有線網路。不具 DHCP,由源頭路由器分配 IP,連線到此路由器的設備,也都會被源頭路由器看到。
WISP
將無線網路轉為有線網路 + 無線網路。接收源頭 WIFI,自己再以有線與無線的方式將網路傳給設備。路由器自身具有 DHCP,所以分配的 IP 與原頭的路由器不同網段,發出去的 WIFI 名稱與密碼也與原頭的 WIFI 不同。有防火牆功能管理終端上網情況,存在 NAT 地址轉換協議避免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,隱藏並保護網路內部的設備。
路由器常見的六種模式

中繼模式與橋接模式差別

兩者都是放大 WIFI 覆蓋範圍,唯中繼模式是延伸原本的 WIFI,橋接模式是建立一個新的 WIFI。

Client 和 WISP 差別

兩者都可以將 WIFI 轉為有線,但 WISP 可以多轉無線出來,且是一個新的網路,所以連線到 WISP 路由器的設備不會被源頭路由器看到。

多媒體橋接器 (Media Bridge)

ASUS 路由器才會用到的名稱,其實就是 Client 模式。


參考文章

5 11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1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Key
Key
5 months ago

寫得太好了,簡單明瞭。

CHEN
CHEN
4 months ago

請問如果A路由有連接印表機,拉一條網線給隔壁B辦公室,接上隔壁B辦公室AP-LAN孔,
除了關DHCP外,要設定成橋接還是中繼模式?才能使B辦公室可正常上網,與共用印表機?

mazaka
mazaka
3 months ago

感謝,幫大忙了

Andrew
Andrew
1 month ago

看了那麼多文章,你這篇寫得最好

douzi.j
douzi.j
20 days ago

請問現在的mesh路由器還是在這6種模式的範疇嗎?
有沒有將無線網路轉為有線網路 + 無線網路但是又不具 DHCP,由源頭路由器分配 IP屬於同一個子網路的模式呢?